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西餐入座、餐具摆放、刀叉使用、


一、入座

进入西餐厅后,由服务生带领入坐,不可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务生可帮女士拉开椅子协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侧入座。座位的安排于离出口最远的位置为上位。

二、餐具的摆设

  (1).摆在中央的称为摆饰盘或称展示盘Show Plate,餐巾置于装饰盘的上面或左侧。
  (2).盘子右边旁摆刀、汤匙,左边摆叉子。可依用餐顺序、前菜、汤、料理、鱼料理、肉料理、视你所需而由外侧至内使用。
  (3).玻璃杯摆右上角,最大的是装水用的高脚杯,次大的是红葡萄酒所用的,而细长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视情况也会摆上香槟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4).面包盘和奶油刀置于左手边,装饰盘对面则放咖啡或吃点心所用的小汤匙和刀叉。

三、刀叉的使用方法

  (1).西餐进餐时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
  (2).用餐中,有事而离席时,宜把刀叉摆成八字型挂放在餐盘上。用餐结束后,则是平行的斜放在盘上一侧。

四、.喝汤的礼仪Soup 

(1).西餐的汤分为清汤及浓汤,较正式的餐厅再供应清汤时使用椭圆形汤匙及汤杯,供应浓汤时使用圆形汤匙及宽口汤盘。
(2).拿汤匙的姿势是由内经外侧舀食。
(3).西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用汤时,不可用嘴将汤吹凉。可轻轻摇动汤使其稍凉。
(4).食用完毕后把汤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盘上,或是放在盘中。将汤匙的柄放在右边,而汤匙凹陷的部份向上;汤杯与汤盘都是如此。

五、食用面包的礼仪Bread  

  (1).面包的位置于主菜的左侧。食用时可用左手拿面包,再用右手把面包撕成小块,然后用左手拿着小面包,用右手涂抹奶油。把面包撕成小块后再涂奶。

  (2).在意大利餐厅中,有时会以橄榄油取代奶油,可将面包用手撕一小块沾加了调味料及香料的橄榄油吃。面包切忌用刀子切割。

六、食用沙拉Salad

  (1).色拉盘放在主菜盘的左边。
  (2).美国人通常将色拉供应于主菜前,而欧洲人如法国法国人,通常将色拉放于主菜后供应。
  (3).色拉用叉子吃,如菜叶太大,可用刀在色拉盘中切割,然后再用叉子吃。

七、食用鱼、虾、海鲜

  1.食用半只龙虾时,应左手持叉,将虾尾叉起,右手持刀,插进尾端,压住虾壳,用叉将虾肉拖出再切食。龙虾脚可用手指撕去虾壳食之。
  2.吃鱼片以吃一片切一片为原则,可用右手持叉进食,或用鱼刀。
  3.食用带头尾及骨头的全鱼时,宜先将头、尾切除,再去鳍,将切下的头尾鳍放在盘子一边,再吃鱼肉。
  4.去除鱼骨,要用刀叉,不能用手。若口中有鱼骨或其它骨刺,则可用手自合拢的唇间取出放在盘子上。
  5.全鱼吃完鱼的上层,切勿翻身,应用刀叉剥除龙骨再吃下层鱼肉。
  6.附带的柠檬片,宜用刀叉挤汁。

  *食用虾、蟹时,待应都会端上一碗洗手水。

八、食用肉类

  (1).认识牛排的熟度。
   *犹带血的是rare
   *半生的是medium rare
   *七分熟的是medium
   *熟透的是welldone
  牛肉可依自己喜好熟度点餐,但猪肉及鸡肉均为全熟供应。
  
(2).切牛排应由外侧向内。一次未切下,再切一次,不能像拉锯子方式切,亦不要拉扯,勿发出声响,肉的大小以一口为宜。
  (3).嚼食肉时,两唇合拢,不要出声。嚼肉食勿说话或以刀叉比画。
  (4).吃肉时宜切一块吃一块,勿将肉全部一次切小块,会导致肉汁流失,及温度下降。
  (5).烤鸡或炸鸡,在正式场合用刀叉吃。


九、食用水果Fruit甜点Dessert

  (1).蛋糕及派、饼,用叉取食,较硬者用刀切割后,用叉取食。
  (2).冰淇淋、布丁等,用匙取食。硬饼干小块的,用手取食。
  (3).粒状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来吃。如需吐籽,应吐于掌中再放在碟里。
  (4).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应用匙取食。
  (5).西餐在吃完水果时,常上洗手钵(finger bowl),所盛的水,供洗手用。只用来洗手指。勿将整个手伸进去。


十、喝咖啡及茶的礼仪Coffee

  咖啡及茶中单宁酸可帮助消化。喝咖啡时,用食指和拇指端起来喝,不须端起咖啡底盘,勿以咖啡匙舀起咖啡,尝是否够甜。

餐具的摆放礼仪
2010-05-24 17:36:4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2次 评论:0

摆台是宴请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礼仪程序,它是指根据不同的民族习俗,按照一定的规范在席桌上摆置不同的餐具、酒具和宴席必需的其他器具。由于它直接关系到用餐过程,所以不能有半点疏忽。一要符合民族习俗和不同宴请形式的具体规范,二要符合这种习俗和规范的正确摆置。
中式餐和西式餐是我国宴请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但中式餐和西式餐受不同民族习俗的影响以及用餐餐具的不同,摆台规范自然迥异;而西式餐又有法式、英美式和国际式之分;况且不同的宴请规格和形式对餐具的摆置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熟练掌握其中的规则和规律至关重要,稍有疏漏和差错,就可能使一次正规的宴请在礼仪上显得不伦不类,甚至破坏宴请的气氛。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中式餐和西式餐所用的各种餐具和酒具。中式餐的用具主要有各种规格的圆盘、条盘、汤碗,以及饭碗、调羹、筷子等。酒具多用50 克以下的瓷杯或玻璃杯。中式餐具多用瓷器制,也有银器、铜器或其他质地的餐具。西式餐的餐具相对比较多样。常见的西式餐具有叉、刀、匙,叉有糕饼叉、海鲜叉、甜点叉、餐叉等;刀有黄油刀、鱼刀、甜点刀、餐刀、肉排刀等;匙有冰茶匙、服务匙、甜点匙、汤匙、咖啡匙等。另外还有专用餐具,如龙虾叉、蜗牛叉、蚝叉、蜗牛夹钳等。
常用的西式酒具有香槟酒杯,分浅碟形香槟酒杯、空心脚秀槟酒杯和郁金香形香槟酒杯;葡萄酒杯,分红葡萄酒杯和白葡萄酒杯;鸡尾酒杯分大口杯和V 形杯;自兰地酒杯也有大小之分。对中西式餐具和酒具有了概要的了解以后,我们便要熟悉各式餐具和酒具的摆台了。
公关人员熟悉摆台,一是可以对宴请活动作出指导,二是在赴宴时遇有不合规范的摆台可以自我调整和灵活应变,以免到时不知所措而有失风度。
中式餐的摆台因餐具简单,变化较少,相对容易些,具体摆台
方式见下图:

其中每人所用的酒杯数目和种类应与上酒的品种数相吻合。餐巾应叠成方形平放在餐碟上或叠成花形插在水杯中。公筷、公勺应在主人面前放置一套。酱油、醋、烟缸和牙签等也应在餐台上酌情放置。有时宴请外国宾客时,除放置筷子外,还应摆上刀叉,一桌数份。
西式餐的摆台要因不同民族习俗和用餐规格而异,常见的有英美式西餐摆台、法式西餐摆台和国际式西餐摆台,但高规格的西式宴会摆台一般是统一的,不拘于哪一个民族习俗,具体摆台样式见下图:

不论是英美式、法式、国际式摆台,还是宴会摆台,其基本要领是,垫盘正中,盘前横匙,叉左刀右,先外后里,刀尖向上,刀口朝盘,主食靠左,饮具在右,一些专用餐具、以及烟缸和调料瓶等,可视需要酌情放置。酒杯的数目和种类应根据上酒的品种而定,通常是从左至右起依次放置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

【外語】冬令進補吃不停 Part II:西餐餐具篇

文字、攝影/駐站作家 迴紋針 (From Christabelle的藝想世界)

看在老天的份上(for God's sake),請原諒我沒有繪圖板,更沒有繪畫天分啊!但這張我用 photo impact 畫出來的簡圖,多多少少可以看得出來今天的生活英語要介紹的是什麼主題吧?(笑)

不管我們有沒有機會去西餐廳消費吃大餐,有一些基本的禮儀(table manners)是一定要知道的。一般西餐廳,尤其是正式的餐廳,對於餐桌上的餐具擺放(table setting)都非常講究喔~今天就來看看餐具怎麼放、怎麼用、而英文怎麼說。




刀叉湯匙 (cutlery / silverware)

cutlery 指的是刀、叉、湯匙,又稱 silverware(銀器)。其實要依功能細分可以分的非常細,形狀也有些微不同,例如吃魚的 fish fork and knife,甚至連吃草莓或者甜瓜都有專門的三爪叉 strawberry fork。現在也常常看見那種多功能的,同時又是刀又是叉,knork (knife + fork)、又是刀又是湯匙 spife (spoon + knife),以及又是叉子又是湯匙 spork (spoon + fork)。

刀叉的使用順序是從最外面用到最裡面,往盤子的方向移動就是了。

1. 麵包奶油刀 butter knife 或 butter spreader 當然是為了把奶油塗在麵包上用的,通常比較小把。
2. 麵包奶油盤 bread-and-butter plate
3. 湯瓢 soup spoon
4. 沙拉叉 salad fork
5. 沙拉刀 salad knife 沙拉刀叉也適用於如果有冷肉、海鮮前菜盤的時候。
6. 主餐叉 dinner fork
7. 主餐刀 dinner knife 注意,兩把刀的切面一定要朝內,也就是盤子的那一方。
11. 甜點叉 dessert fork
12. 甜點湯匙 dessert spoon


餐盤 (dishware / dinnerware)

8. 餐巾 napkin 或 serviette 餐巾有時候也會放在左手邊,也就是 salad fork 的左邊。
9. 湯盤 soup plate、沙拉盤 salad plate 或者主餐盤 dinner plate
10. 裝飾盤 decoration plate


(stemware / drinkware)

杯子也 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喝什麼飲料用什麼杯。光拿啤酒來說,世界上最會釀造啤酒的比利時人,每種啤酒都有專屬於自己品牌的酒杯喔!廠商們會製造最適合自己啤酒的酒杯,認為在某一種杯子形狀與弧度的環境之下,啤酒喝起來會最棒!至於紅白酒杯,由於要能夠凝聚醇酒的香氣與味道,同時也要能夠將酒香自然而然地導入酒 客的口中,因此酒杯形狀更是不能馬虎。

13. 水杯
water glass
14. 香檳杯 champagne flute flute 原意是「長笛」,杯子比較細長因此得名。
15. 紅酒杯 red wine glass 紅酒杯通常比較「胖」一點,目的是要讓紅酒能夠有更大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來「呼吸」。
16. 白酒杯 white wine glass 白酒杯比紅酒杯瘦,但不像香檳杯那樣細。其原因是為了減少與空氣或者酒客手上體溫接觸的部分,好讓酒的溫度不至於太快回溫。

西式用餐的學問真的好多,而且如果真的要講細節可以是非常講究的,而且甚至也可能會因地區而有不同的使用習慣呢!這裡至少給各位一個基本常識,也請各位多多指教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